Blog

青雲觀

青雲觀

青山寺青雲觀古建築群滙聚,多年來風貌依然。青山寺 (青山禪院)源於南朝劉宋時期修建的杯渡菴,揉合了官民建築風格,是香港法定古蹟文物。2009年,青山寺耗資3,000萬, 經由獲得世界文化遺產保護獎的專家進行本地最大型古寺復修工程,足見古寺的珍貴價值。大雄寶殿 供奉的釋迦牟尼佛、阿彌陀佛、藥師佛據聞已有百多年 歷史,殿頂的石灣陶瓷雕塑亦極具歷史價值。青山寺內的杯渡禪師像在北宋時已有記載,難怪說青山寺是香港最古老的寺廟之一。建築群內的挹曉亭在1922年由何東爵士 伉儷興建;「香海名山」牌坊在1928年間由前港督金文泰親題,牌坊背面的「回頭是岸」四字由嶺南名剎六榕寺高僧鐵禪大師親題;「高山第一」石碑相傳由唐朝文學家韓愈所題。文化古蹟見證時代,珍貴高尚,青雲觀福座的福位可謂「極具文化價值的福位」。

佛緣精舍

佛緣精舍

佛緣精舍創建於1937年,創立者心光法師來到屯門青山邨後,發現這裏山明水秀、人傑地靈,便集合一眾徒弟於上址開山建立院舍,供善信修行。最初的佛緣精舍,只是岩石旁的一間茅屋,而這件大岩石,正是現時普同塔旁的「靈龜石」。心光襌師就在岩石旁建成一座小型精舍,並訂名為「佛緣精舍」,佛緣精舍從此誕生。近年重新修葺後,莊嚴的精舍與優雅的自然環境相互結合,普揚「儒釋道」三教精神。

善緣

善緣

新派別墅式設計,現代化管理,近屯門輕鐵站,設有中式傳統上香區(供奉觀音菩薩、地藏菩薩)及西式無煙區,適合天主教、基督教等人士。

黃祠寺

黃帝祠

粉嶺文物徑的『黃帝祠』,原稱『軒轅祖廟』建造於1925年,原為新界粉嶺安樂村鄉民聯誼議事之所,
年久失修,面臨拆卸,幸得鄧氏望族子嗣鄧國容先生籌措十數年,耗資逾億元,終於2001年中奠基,
2005年中完成重建。
並正名為『黃帝祠』。

龍山寺

龍山寺

位於粉嶺龍躍頭,原是當地鄧族的家廟『龍溪古寺』舊址,原名龍溪庵,建於六百多年前,乾隆重修,
香火鼎盛,後經年代久遠,變亂失修,以致頹垣壹片,近年來的到鄉親父老、各方面善信鼎立支持與
集資,經過政府批准,曆數年策劃和施工,重建成壹座嶄新寺院,並正名爲龍山寺。

般若精寺

般若精舍

般若精舍設址於大埔錦山路,經重新修建,由大德高僧灑淨,佛光照耀,般若精舍背靠錦山而立,面向林村河,形成盤龍環抱,風生水起的格局,獨有的靈山寶地,先人息勞於此,福蔭後人、子孫永享、世代亨通。

長霞精舍

長霞淨院

位於大埔錦山路,火車港鐵「太和站」A出口,步行約十分鐘。
一九二八年,三數老修行之比丘尼道風清高,結菴同修,源流至今,淨院的前身為名「長霞精舍」。

萬佛寺

萬佛寺

沙田區著名佛教寺廟,是香港一所歷史悠久、飽歷風霜的著名佛教禪林,它位於沙田區寶福山與道風山之間排頭村上之山腰,以寺內供奉萬尊佛像而聞名,是香港旅遊名勝之一。該寺由月溪法師在1949年建設,於1957年落成,寺院佔地八公頃。寺內設有多個龕位及祖先牌位。

道榮園

道榮園

位於臨近沙田港鐵站的排頭村,佔地寬廣,晨鐘暮鼓,梵音繚繞。莊嚴的大雄寶殿上,供奉著釋迦牟尼佛像,觀音殿左面的偏殿,就是聞名遐邇的道榮禪師真身殿。大殿的右偏殿,供奉開山祖師聞修法師塑像,座前明燭素香,伴著大鐘發出的宏亮鐘聲,更顯出這座古山寺的莊嚴,靜謐。

道福山祠

道福山祠

道福山祠座落於沙田上禾輋村,鄰近沙田港鐵站。道祠依山而建,眺望整個沙田市中心,環境清淨,佔地廣闊。道祠設有中式庭園和西式庭園,供安放先人靈位、長生祿位,更特設無煙區西式庭園,適合天主教、基督教、無信仰或還未受洗禮者安放靈灰。